日落时的外交公寓

文 | 苏伟


眼前的这所公寓,除了碎花水磨石地板和楼梯间木质的扶手、那个年代的挂灯,应该不是90年代艺术家们熟悉的那个时髦聚会场所:开间变了,宽敞的西向采光在日落时让人不能直视窗外,艺术家王友身从家里寄来的一排花肥瓶子就逆着光摆在窗台上,中间客厅的窗户玻璃上还贴满了他在北京购房时找的资料图片,一水儿地向着阳光的方向,你只能从屋内眯着眼看到每张图片后冰冷的数字。王友身特地借来几套简单的家具摆在空间里,客厅中一张大床铺着正面印有老虎、反面熊猫图案的毛毯,典型的90年代流行趣味。床头上方停滞的钟正对着对面朋友送的一幅摄影作品,一幅拍摄于“9·11”之后的自由女神像。

从8月16日开始,艺术家将用80天来展开整个展览。他把私人的物品和自己收藏的与公共记忆有关的图像、文本,一天一两件地通过快递和EMS寄送到这里,这个行为将持续到展览的结束。很多没开装的快递纸箱就径直一排摆在墙角下。大量的图片、物品都以轻松的方式罗列出来,以此轻轻揭开日常的秩序。在这日常中,艺术家把私人和公共混编在一起,历史的记忆和急遽的当下穿插显现。这个宽阔立体的时空让观众毫不费力地就能进入到展览中那些细致入微的小故事里。有人偷偷拉开一张旧办公桌的抽屉,拿出艺术家当年参加一个摄影小组时拍的照片,照片旁写着一些不辨年代的、不能说全是爱情的朦胧的句子。

场所的历史性极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厨房旁的会客室里挂着两张艺术家拍的照片,分别捕捉了夜空下艺术家住所对面的一所办公楼和外交公寓外立面的样子。照片中昏暗的楼体和标识着楼体名称的霓虹灯字样形成强烈对比:一个是“外交公寓”,一个是“人民政府”,这两个对普通人而言显得神秘的词语似乎在互相说话。在这图像和词语的晦暗里,艺术家并没有让虚无占据创作的核心,而是对城市记忆、国家叙事、历史碎片和个人情感等等具体情境进行观察、提炼以及态度真诚地袒露。哪怕历史、政治、人与艺术的关联,在20年后的今天显得那么模糊和不透明,现实的肌理在某种阴影的复回中难以辨析,王友身仍然用这样一种工作方式与在我们当下的艺术实践中流露出的、普遍的虚无主义态度较着劲。


(选自:《艺术界LEAP》杂志,2016年10月刊)


ALL RIGHTS RESERVED @DRC NO.12